狐大医粗粮保健品降血糖这些糖尿病传说别再信了

2019-12-26 12:14:35  阅读:8026 来源:搜狐健康

原标题:狐大医 | 粗粮、保健品降血糖?这些糖尿病传说别再信了

文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宣传科 编 / 蒋力

【搜狐健康】多吃粗粮能降糖,保健品能替代降糖药……在“谈糖色变”的时代,流传着很多关于糖尿病的传说。这些传说都是真的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蔡劲薇对此进行了解答。

1、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

不全对。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机制是遗传及环境因素下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蛋白、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有许多种类型,临床上最多见的是2型糖尿病,占到总糖尿病患病人群的90%,其次是1型糖尿病占总患病人群5%,最后由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占5%。

2、多吃粗粮能降糖?

并不科学。粗粮本身并不降糖,各种粗粮也是淀粉类食物,粗粮进食过多一样会升高血糖。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摄食营养比例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应该分别占总能量摄入的50-60%、≤20%和20-30%。具体营养成分的比例要根据患者的体力活动、糖尿病并发症及严重程度进行调节,并兼顾患者的食物偏好为宜。糖尿病患者进食可以参考各种食物的升糖指数,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对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是有益的。

各类食物升糖指数量表:GI=升糖指数

粗粮升糖指数较精粮低,而且富含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已被证实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状态,我们鼓励患者每天摄入2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所以补充粗粮可以改善膳食结构,增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对健康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须要格外注意量的控制,少量有益,过量反而升高血糖,过犹不及。

3、中药能根治糖尿病?

不能。中医中药治疗是中国非常优秀的传统医学,正规的中药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和代谢,可当作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方式之一。

但中药并不能根治糖尿病,就目前医学发展的现状来说,尚没有世界范围内公认并成熟应用于临床的可以根治糖尿病的技术和方法,所以糖尿病仍然属于终身性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测及有效控制。任何标榜可以根治糖尿病的药物或保健品,均有夸大和欺诈的嫌疑,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勿擅自用药,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有害健康。

4、口服胰岛素是真的么?

不真实。有的患者因为病情需要每天必须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部分患者对有创的胰岛素注射存在心理障碍或因不便利而不能长期坚持,在此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标榜“口服胰岛素”的药物,这是不科学、不真实的表述。

胰岛素本身是一种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更好的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胰岛素须保存在10℃以下的冷藏环境中,在2-8℃的冰箱冷藏柜中可以保持活性,所以在温度不超过25℃或不低于2℃的冷藏环境中可以储存。过于冷热、酸碱环境刺激均会导致胰岛素失活,所以胰岛素是不能口服的,使用方式为皮下或静脉注射。

温馨提醒:已开启的胰岛素在冰箱内的保质期一般为1个月,开封后请及时使用;乘飞机旅行时,应将胰岛素开具医疗证明后随身携带,不要寄存在行李中。

5、打胰岛素会上瘾?

想多了!胰岛素注射会成瘾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有的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后就无法停下,使用量慢慢的变大,必须终身使用是对胰岛素的误解。

首先,我们已提到胰岛素是一种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所以是我们自身就具有的一种激素,当我们因为各种病因导致自身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作用不足,引起血糖升高时即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

治疗中是否需要用胰岛素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其他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决定的。如果患者罹患的是1型糖尿病,即代表自身的胰岛细胞由于自身免疫炎症导致胰岛细胞大部分破坏,自身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满足身体需要,因而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起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首选口服药单独或联合治疗,如口服药失效或合并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时,则开始启用胰岛素,若病情改善后,2型糖尿病患者仍能够准确的通过病情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药干预,并不一定需要长期坚持胰岛素注射。妊娠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也是能够准确的通过病情在分娩后及病因改善后停用胰岛素的。胰岛素注射并不会引起躯体或心理上的成瘾依赖。

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会发现胰岛素的使用量慢慢的变大,是因为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降低血糖,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因而会出现体重增加的副作用,而体重的增加加重了胰岛素抵抗,所以才会出现胰岛素使用的过程中用量慢慢的变大的情况,这样的副作用能够最终靠加强锻炼和联合使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口服药得以缓解。

6、打胰岛素就不需要口服药了?

不正确。在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过程中是否需要联合口服降糖药需要结合病情综合分析。

在特定的病情条件下,口服降糖药的联合应用可以辅助减轻胰岛素的副作用或减少患者血糖波动,增强降糖效果,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请在专科医师的综合评估下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请勿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7、口服降糖药国外的好?

未必。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已经大范围的应用的口服降糖药有大概以下几种:

磺脲类,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吡嗪等;

非磺脲类促泌剂,代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等;

双胍类药物,代表药物二甲双胍及缓释剂;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等;

噻唑烷二酮,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DPP-4抑制剂,代表药物西格列汀、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等;

SGLT-2抑制剂,代表药物达格列净、坎格列净、恩格列净、依格列净、鲁格列净、托格列净等。

这些口服药的疗效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都有相应的使用适应征。需要由专科医师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及并发症、肾功能、合并症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制定每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这些药物绝大部分国内已经正式上市流通,并不需要在国外购买所谓的“降糖神药”,许多患者拿着日本产、欧洲产甚至泰国产、印度产的所谓降糖神药到医院来咨询,事实上成分都不外乎上面的几大类口服药,无须从国外刻意代购,以免购买到假药劣药。

8、保健品替代降糖药?

当然不能。市面上许多号称能够更好的降低血糖的保健药,事实上都是在各种中成药或中草药基础上加入了价格低廉的降糖西药,然后以远高于正规口服降糖药的价格出售,其中真正起到降糖效果的是上述提到的口服降糖药,而不是其他的中草药或中成药成分。

并且因为加入的西药剂量不详,有一定的概率会导致患者服用后出现降糖效果不理想诱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或引起严重低血糖的风险,请勿以保健药品代替正规口服降糖药。

责任编辑:

 
 
狐大医粗粮保健品降血糖这些糖尿病传说别再信了_中华健康网

狐大医粗粮保健品降血糖这些糖尿病传说别再信了

   日期:2019-12-26     作者:搜狐健康    浏览:8026    评论:0    
核心提示:原标题:狐大医 | 粗粮、保健品降血糖?这些糖尿病传说别再信了 文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宣传科 编 / 蒋力 【搜

原标题:狐大医 | 粗粮、保健品降血糖?这些糖尿病传说别再信了

文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宣传科 编 / 蒋力

【搜狐健康】多吃粗粮能降糖,保健品能替代降糖药……在“谈糖色变”的时代,流传着很多关于糖尿病的传说。这些传说都是真的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蔡劲薇对此进行了解答。

1、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

不全对。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机制是遗传及环境因素下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蛋白、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有许多种类型,临床上最多见的是2型糖尿病,占到总糖尿病患病人群的90%,其次是1型糖尿病占总患病人群5%,最后由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占5%。

2、多吃粗粮能降糖?

并不科学。粗粮本身并不降糖,各种粗粮也是淀粉类食物,粗粮进食过多一样会升高血糖。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摄食营养比例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应该分别占总能量摄入的50-60%、≤20%和20-30%。具体营养成分的比例要根据患者的体力活动、糖尿病并发症及严重程度进行调节,并兼顾患者的食物偏好为宜。糖尿病患者进食可以参考各种食物的升糖指数,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对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是有益的。

各类食物升糖指数量表:GI=升糖指数

粗粮升糖指数较精粮低,而且富含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已被证实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状态,我们鼓励患者每天摄入2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所以补充粗粮可以改善膳食结构,增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对健康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须要格外注意量的控制,少量有益,过量反而升高血糖,过犹不及。

3、中药能根治糖尿病?

不能。中医中药治疗是中国非常优秀的传统医学,正规的中药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和代谢,可当作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方式之一。

但中药并不能根治糖尿病,就目前医学发展的现状来说,尚没有世界范围内公认并成熟应用于临床的可以根治糖尿病的技术和方法,所以糖尿病仍然属于终身性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测及有效控制。任何标榜可以根治糖尿病的药物或保健品,均有夸大和欺诈的嫌疑,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勿擅自用药,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有害健康。

4、口服胰岛素是真的么?

不真实。有的患者因为病情需要每天必须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部分患者对有创的胰岛素注射存在心理障碍或因不便利而不能长期坚持,在此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标榜“口服胰岛素”的药物,这是不科学、不真实的表述。

胰岛素本身是一种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更好的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胰岛素须保存在10℃以下的冷藏环境中,在2-8℃的冰箱冷藏柜中可以保持活性,所以在温度不超过25℃或不低于2℃的冷藏环境中可以储存。过于冷热、酸碱环境刺激均会导致胰岛素失活,所以胰岛素是不能口服的,使用方式为皮下或静脉注射。

温馨提醒:已开启的胰岛素在冰箱内的保质期一般为1个月,开封后请及时使用;乘飞机旅行时,应将胰岛素开具医疗证明后随身携带,不要寄存在行李中。

5、打胰岛素会上瘾?

想多了!胰岛素注射会成瘾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有的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后就无法停下,使用量慢慢的变大,必须终身使用是对胰岛素的误解。

首先,我们已提到胰岛素是一种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所以是我们自身就具有的一种激素,当我们因为各种病因导致自身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作用不足,引起血糖升高时即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

治疗中是否需要用胰岛素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其他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决定的。如果患者罹患的是1型糖尿病,即代表自身的胰岛细胞由于自身免疫炎症导致胰岛细胞大部分破坏,自身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满足身体需要,因而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起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首选口服药单独或联合治疗,如口服药失效或合并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时,则开始启用胰岛素,若病情改善后,2型糖尿病患者仍能够准确的通过病情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药干预,并不一定需要长期坚持胰岛素注射。妊娠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也是能够准确的通过病情在分娩后及病因改善后停用胰岛素的。胰岛素注射并不会引起躯体或心理上的成瘾依赖。

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会发现胰岛素的使用量慢慢的变大,是因为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降低血糖,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因而会出现体重增加的副作用,而体重的增加加重了胰岛素抵抗,所以才会出现胰岛素使用的过程中用量慢慢的变大的情况,这样的副作用能够最终靠加强锻炼和联合使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口服药得以缓解。

6、打胰岛素就不需要口服药了?

不正确。在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过程中是否需要联合口服降糖药需要结合病情综合分析。

在特定的病情条件下,口服降糖药的联合应用可以辅助减轻胰岛素的副作用或减少患者血糖波动,增强降糖效果,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请在专科医师的综合评估下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请勿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7、口服降糖药国外的好?

未必。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已经大范围的应用的口服降糖药有大概以下几种:

磺脲类,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吡嗪等;

非磺脲类促泌剂,代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等;

双胍类药物,代表药物二甲双胍及缓释剂;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等;

噻唑烷二酮,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DPP-4抑制剂,代表药物西格列汀、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等;

SGLT-2抑制剂,代表药物达格列净、坎格列净、恩格列净、依格列净、鲁格列净、托格列净等。

这些口服药的疗效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都有相应的使用适应征。需要由专科医师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及并发症、肾功能、合并症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制定每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这些药物绝大部分国内已经正式上市流通,并不需要在国外购买所谓的“降糖神药”,许多患者拿着日本产、欧洲产甚至泰国产、印度产的所谓降糖神药到医院来咨询,事实上成分都不外乎上面的几大类口服药,无须从国外刻意代购,以免购买到假药劣药。

8、保健品替代降糖药?

当然不能。市面上许多号称能够更好的降低血糖的保健药,事实上都是在各种中成药或中草药基础上加入了价格低廉的降糖西药,然后以远高于正规口服降糖药的价格出售,其中真正起到降糖效果的是上述提到的口服降糖药,而不是其他的中草药或中成药成分。

并且因为加入的西药剂量不详,有一定的概率会导致患者服用后出现降糖效果不理想诱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或引起严重低血糖的风险,请勿以保健药品代替正规口服降糖药。

责任编辑:

 
打赏
 
更多>同类要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要闻
点击排行